
一个人,要面对的挑战很多,工作上的,生活上的。
面对某一种挑战,有人激流勇进,有人随流退缩。
面对对自己的怀疑,有人自信积极,也有人颓废自弃。
曾经品学兼优的好学生,人见人爱;如今却经由二本的普通人,变成了芸芸众生最普通的一粒沙尘。
读书有用吗?当然有用,那么多学霸,在科学和技术上做出了那么多造福人类的贡献,哪怕是平民百姓,一个见多识广的聪慧头脑,也能把事情做得更加有条理,有规范。
读书一定能带来最好的工作和生活品质吗?当然不能。有太多的基本素质需要培养和提升,其中又有太多的部分是从没有人教过我们的,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,去学习和自我提升。
技多不压身,多掌握几门技术,总是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求生途径。全面发展其实挺容易,因为习惯可以让自己比较容易就上路。但深钻一门却需要兴趣、耐性、恒心,和抗干扰/诱惑的笃定信念。
在这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的年代,有点像几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时期,百花齐放,百舸争流。无论是曾经学习成绩不好的,还是学霸海归,只要有些野心,或是简单的雄心壮志,都“下海”经商变现,而处于中端,又追求稳定的那一批人,便是仍旧追求着好公司、高薪资、优等身份。也许,有些人已经醒悟到,打工也许能够让自己脱贫,却无法带自己致富,但限于胆识、魄力、机遇或是资源、眼界,始终很难迈上创业的步伐,即便有,也不温不火,甚至面临或是经历了倒闭。但至少努力过,经历过,辉煌灿烂过,也算是了无遗憾了。
就拿最近热议的贸易来讲,除了对美贸易可能受到了较大影响以外,很多人还是加入了外贸的大潮。还记得当年自己选专业的时候,能进入国际外贸专业,也是件非常洋气的事情,一些不如中国发展得快的国家百姓,也会想要分中国市场的一块蛋糕,也想要分享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商机。而他们最容易想到的,就是:你们中国需要什么?我们这里可能有,可以卖给你们。我曾有一位巴基斯坦的朋友就这么问过我,只是我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需要从巴基斯坦进口的。一是因为不了解,二是因为我对赚钱这种事,好像真的是不敏感,没有商业头脑,无法在开放而活跃的市场中找到商机。
但若能择一两样开始着手做起来,也许,也能找到一些突破,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意小王国。找货源,找渠道运输,找客源,再慢慢维护与扩张,也许会涉及到很多中间的辛苦与酸楚,但总算是有事可做,有业可依。
想来,跟几百年前人们做小买卖,利用不透明的市场赚价格差类似,说好听些,就是外贸,说不好听了,就是倒买倒卖。就好像以前曾有人说我什么都做,就成了串串儿了,可也有一种说法,叫做资源整合。我不知道生意场上是否有这么一种不成文的原则:只要不伤人害己,遵规守纪,能赚钱就是王道,不需要太多条条框框,否则,所谓创意,也就没有立足之处了。
曾听一位事业还算不错的朋友说,他赶上了房市,买了房;赶上了中国发展最快的几十年,也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拼得了一些家产;做股市也碰上了好时机……总之是列举了好几项他自认为碰上了时机的例子。一开始,我也是好生羡慕,觉得自己好像生不逢时似的,就像在悉尼达令港和大桥看烟花一样,完美错过。可回头一想,要能看到经济发展的方向、大趋势,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早就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说法,可真正能看懂时事,把握时机的俊杰,又有几何?
其实很多事情,或者说事业,真正做起来,真的不难,但万事开头难,选择本身也是一件难事,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人们渐渐意识到人生的目标需要尽早寻找,事业的方向也需要早日择取。从小开始启蒙,中学慢慢发现和培养,大学就要尽量确定并开始试错了。
不必太羡慕别人,自己的机遇,还要自己慧眼识金,具备掌控的能力。自己就是一块宝,若自己都不去探求、挖掘,谁还会相信你的价值?更别说花钱来购买你的价值了。要相信,别人能做到的,我自己也一样能做到,只是,选择权在自己手中,要不要做,怎么做,这也是自己能成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。
关键是,要去做,只有真正用心费力去做过了,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,是否是自己喜欢的,想要的。是想要悠然自得的小康生活,还是时忙时闲的小资情调,抑或忙里偷闲的精英高层,或是没日没夜的创业日夜。选择一种的时候,必定会失去另一种的好处,就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。没有完美的人,也没有完美的工作和生活。看你想要什么,又做了什么去争取。
一个感觉缺爱的人,也许最需要的,是自己对自己的爱。要认可自己的长处,优点,面对不足和缺点,则需要更多地包容、接纳和正面认识。听听轻音乐,配合着自己的心情,让情绪随之流淌,阴郁或许也就会得到疏解,而积极向上的情绪也便会轮回般地回来光顾。
做自己喜欢的事,想做的事,缓慢而坚定地,一步一步走下去。越是认真生活,就越会生活得美好。也才能一点点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阳光仍然普照,世界尚且宁静。身处太平之世,幸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