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可分两种断句:被误解 | 之价值的分享,被误解之价值 | 的分享。
被误解 | 之价值的分享
已经不是第一次了,似乎被朋友以为自己是那种智商极低,不务正业,不走正途,专搞歪门邪道的失败者。当然,这也是我自己诠释出来的。
第一次,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一石三鸟的好项目:可以健康美丽,可以赚钱,还能云游四海。
于是,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个好机会,我从身边选了可能最感兴趣、最需要的两个朋友,结果,两个人都跟我说,那是chuan销,让我不要陷进去了。因为自己对其深信不疑,也看到了很多真实的得益案例,所以,特别受伤、委屈,感觉受到了智商的侮辱。我不明白,我本以为大家已经是很熟悉的多年好友,难道对我的为人还不了解吗?为什么会如此质疑我?
第二次,对第一次的误解做了检讨,但明明是很单纯的一个益智游戏,却也被警告:“我也不得去,一看就是营销局”“不要叫我去这种了哈”,“你这样以后会没朋友的”,“你会失去我的”。内容和语气与第一次的那个朋友如出一辙。我就更加困惑了,明明是一个已经对我有启发,对参与体验者都很好的活动,但因为社会的习惯性套路,朋友竟总觉得我们背后也有什么阴谋。虽然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,但却并没有强制性。最后,一个好意的分享,反倒成了吃力不讨好的“骗局”?更可笑的是,说这个话的朋友,自己本身就是做营销的。
再一次深深受伤,一整个晚上都辗转反侧。难道我错了?难道做营销的也错了?但秉着初衷,我深知,我并无坏心,而是被误解了好意。
第二天,同样的邀请,收到的是感谢。我愈发肯定前一晚冥冥中意识到的,也许,大家真的不是同路人。长期待在温室里的小花,可能真的会嘲笑那些在风雨中飘摇的野草,他们的生活人模人样高大上,却始终走不出舒适生活的桎梏,于是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过着所谓的小资生活。可是路边的野草,虽然看似狼狈,却经历了风雨的洗礼,更加顽强与茁壮。内心也始终憧憬着不同的风景,想要看到更美的远方。
被安逸的生活宠惯了,会想当然地去拒绝新事物,缩在赖以为生的壳里;而只有思路开阔,不受局限,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探索不一样的世界。于是,温室的小花在繁盛后,可能会因为环境的不确定,导致太闷、太热或太冷而夭折;“落魄”的野草却可以抓住更多的风向,开拓无界的疆域。
是的,我其实很生气,本来觉得很灵光的两个人,居然都说出这种同样的话,试问,我这样怎么就会没朋友了?我又曾经拥有过她吗?职场上所谓的朋友,不都是利益相关,才扎堆取暖吗?或者只是吃喝玩乐,这也算拥有过朋友吗?如果说这两个人曾经还是我的朋友的话,那她们也因为这种对我的鄙视与侮辱,失去我了。
再次为离开那个闭锁的环境而庆幸,不同的阶段有各异的成长,能伴随自己的朋友也大多只能停留在某个阶段。这也是为什么一路相伴的朋友那么珍贵。
被误解之价值 | 的分享
现在都流行分享经济,说通俗点,就是口碑。口口相传,实现裂变。
其实,本是一件好事:我觉得挺好,你也来试试。
只是,在很多居心不良的商家参与后,变了味了,造成人们闻声色变,生怕被”安利“了。
但是,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,并非一朝被蛇咬就要十年怕草绳,因噎废食绝非良策,应该提升的是我们自己的辨别能力,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。
这两年参与了几乎上百场活动了吧,其实每个活动基本上都是有着他的目的,特别是依托于某个商业实体的活动,一般都属于营销,但若参与者对该主题感兴趣,愿意了解,那便是个双赢的过程。即便有些声称着免费的活动,多少都有着利益的牵扯:咖啡店等场地的营销推广,个人品牌的建立,社群的前期聚客等等。哪怕只是场技术性的讲座,也是隐含着相关企业的品牌乃至产品的推广。毕竟,在市场环境下,又有谁会花时间去做纯粹的分享呢?即便是出于单纯的分享,若是能与相关业务联系起来,创造产出,又何乐而不为呢?如果对这些都抱持着抵触的心理,那可能真得宅在家里了。
所以,关键在于各自的需求是否受到匹配及满足,别想着只是自己受益,让别人来免费且不含企图地为你服务,要想达到这一步,恐怕自己得是个人人都想接近的人物,可就算是了,这种企图也是存在的。
永远要记得,主动权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,如今,只要你坚定,谁也不能逼你怎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