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环境下,市场价格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逐渐趋于合理与平衡,而价值本身是基本恒定的。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时,价格可能被低估,也许没有需求,也没有供给,此时的供给,会需要市场教育的艰难过程,但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市场定价权。有的前瞻者谦虚,慢慢以低价渗透;有的供给方则更激进,专门用高价赚取剩余价值。当供求双方逐渐意识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,供给与需求会同时增长,由于资本的趋利性,供给端常常会增长地更快,亦即常见的跟风、一窝蜂现象,因为市场趋于成熟,商业模式成型,普通的商人也会不断跳入,市场拥挤,厮命搏杀,导致血染蓝海,红海也就出现了。而此时的剩余价值已因商家自相残杀被削减地所剩无几,利润变薄,由新兴市场变为传统行业,人们又开始追逐新的市场机会。
资源总会追逐资本而去,而资本也是与资源相依存的。社会的资源会自行分配,倒不是说可以坐享其成,正好相反,是逐利的人在推动着这一切,毕竟,资本及其以外的各种资源,都是掌握在人手中的。资源的社会再分配,也是人性所致。
因为机缘,有几个朋友说我写的东西比较正式,是个理性的妹子,对此我虽有些讶异,却也乐于接受。我总是喜欢从平凡的小事中去看透和总结出一些道理,这让我自己很受教,让我觉得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那么的有意义;也因如此,我容易想得很多,感情泛滥到超常的水平,就成了自认为的多愁善感,没成想原来我的所谓感性,也最终以理性的方式表达了出来,甚至少了些许女性的柔情,多添了些汉子的侠骨乃至冷漠。好在我也乐在其中,享受于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之间,为自己的愈发成熟而倍感欣喜。这也是自己喜欢研究市场的原因之一,因为相信万事皆有其道,而道法自然,万变不离其宗,将各行各业玩弄于股掌之间,能极大地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统领的快感。
于工作日游离在人群中,似乎突然看到了世间百态。以前是很敬重辛勤的劳苦大众,骑车或坐公交上班时穿梭于自行车和电瓶车之间,会觉得大家都好努力,每个人都在全力为自己的梦想和工作奔波,会心生一丝感动;看到清晨在外扫街的清洁工,或是年纪较大的民工、商贩,更会被他们生活不易所触动。我常感恩,我是幸福的,有着还不错的工作,拿着不少的薪资,日子也许比他们要好过多了;我也更困惑,他们那么辛苦,为什么经过那么多年,还是无法挣脱辛苦的生活?我暂时还想不去延伸到所谓穷人思维、理财的理念,那些在节流或投资层面的确会有影响,但我更想明白的是,为什么同样的努力,工人们其实会更辛苦,为什么他们拿到的工资却更少?
这当然和他们受教育的程度、综合素质有关,但我一直相信,只要足够努力,就一定能借由自己的双手大脑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。社会工作对文化程度的要求的确存在,无论此前是家庭、社会还是个人兴趣、学习能力等原因没能好好读书,也可以做生意,至少可以通过提升自己来获得更多更好地社会工作机会。不是每个有钱人都那么聪明,也不是每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都是傻子。
是的,我们需要教育,哪怕工作十多年再回到就业市场,招聘方仍旧会在意自己的学历背景;我们也需要工作经验,如果曾经是一个行业的翘楚,想要转到另一个行业,哪怕是同行业甚至同公司的不同职能部门,都会被喜欢拿来主义的现实企业以经验有限的传统观念拒之门外,从而不得不倒退回与应届生抢职位,从基层做起。所以我对自己的每一次工作机会都百般珍惜,以至于倾注了过多的个人感情,把每一次打工当成了自己的事业,心力交瘁。
最后的小灯泡来自于零下30多度的哈尔滨街道,我注意到一位穿着大棉袄的磨刀大爷,在餐馆街铺边找活。那样的严寒,连在室外持续待上20分钟都会手脚冰冷,甚至会担心被冻出病来。他怎么也有60多岁了,不仅要沿街找活,还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,走多长的路才能找到活,而磨一把刀顶多也就几块、十几块吧?这一天下来,挨冻受寒的,又能挣到多少呢?更别说把身子给冻坏了,更是得不偿失,就像一位认识的好心阿姨,为了赚点废品钱,把自己的脚脖子给崴了,养了4个月还没好,他丈夫还差点把眼睛给伤到……
他们都很勤劳,也都很努力,可始终摆脱不了经济的窘境。
我问妈妈,大爷为啥不去做点别的?妈妈说,可能是生活所迫吧。可能是我身边的劳苦大众太多,所以特别能近距离体会他们的无奈;而近些年自己的捉襟见肘,也是尝尽了不同工作的艰辛。但实际上,他们是有其他选择的,说不定他们还尝试过,也许是胆怯,也许是内心的抗拒,抑或是被新机会的困难吓到了,才让他们又退回了舒适区,哪怕钱少些,却能护住对未来可预期的稳定,或是避免其他风险。这个中历程,我就不得而知了。
大型连锁美容店的员工,底薪3000,做一个客户也就几块十几块的提成,每天一个接一个拼命干,能拿多少?有些人选择了放弃,反正也拿不到多少钱,耍耍哒哒拿个底薪,不那么辛苦,能守着自己的小家也就知足了;有些人就想尽各种办法做销售,通过提成来增收。一个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辛辛苦苦做笔译,一个月可能也就三五千,但若他们能口译,或者把所学当做工具去做商业助理或业务,工资就可能轻易翻倍。在海洋乐园的讲解员,可以追随自己的爱好,专门为小型聚会提供博弈娱乐,并兼做国际游学的主题导师。曾经的赌场服务生,也可以通过几个月的编程学习,开启科技创业的崭新篇章……
也许,这也是为什么有“选择决定人生”,“思维决定成败”的理论,不无道理。比起教育、经验、能力,自己的理念,和面临众多机会时最终的选择,才是真正拉开自己与他人差距的重要原因,职业发展如此,理财也能尽归其中。
延伸开来,从某种意义上说,提升自我也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选择,或是有目的性地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搭建通道。不过,在到达下一个目标前,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、经验思维,能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。若是希望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,不妨拓宽思路想一想,同样的时间和努力,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别的事情,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,挖掘自身的潜力。这和社会宣扬的平台发展、挑战自我是相通的,唯一可能的区别在于,宣扬和口号可能更多是企业和平台能带给自己的,自己处于被动接受工作、拖步向前的状态;而只有自己内在想要选择的动力,才更能以自我为中心,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目标理想、生活方式、擅长领域、兴趣理念,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与规划来主动选择职业和生活状态的可能性。而这种由内而外的推动,一定是比外界的拖拉更能产生持久的动力,也更会让自己对职业更热爱,增强事业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、满足感。
一个明星,如果只在家里除草,哪怕他比其他除草工人效率高一倍,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当明星的特质、能力和兴趣,也没有去寻找成为明星的机会,那他的生活水平,也就只是普通的优秀除草工人,而非身价百万甚至上亿的明星。
选择用同样的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情,不是对普通工作的不削,而是对自己负责任,也是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更大的贡献,甚至反过来为普通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,这一生能实现怎样的成就,需要机遇,更在于自己的努力。很喜欢前领导的口头禅“See what you can do”,竭尽全力,哪怕创造不了奇迹,但也算是人尽其才,让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,过上可能的更好地生活。
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项资源,也都多少掌控着社会的更多资源,作为个人,这些包括自身能力在内的各种资源要分配给哪个行业、哪家公司、哪些人,如何分配,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。用这种视角去寻找工作方向,或许更能让自己提升一个认知的台阶,让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得到双赢,进而共同参与到社会资源的又一波最佳配置和人类进程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