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能帮到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?
这也许是很多心理咨询师会讨论的问题,但却并非很多拿了从业资格证的心理咨询师们真正用心深入思考过。
常常会参与一些心理相关的活动,但是,很多都还是有着浓厚的商业气息,关于商业目的,无可厚非,今后也会用一个专题来探讨,但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本职,或者说本质,常常会因为经济社会的逐利模式而被削弱。结果就是,很多人都各怀鬼胎地报考了从业资格证,却很少有人潜心研究,更别说开发出一套自己的疗愈/咨询系统。
曾有一段时间,发现什么人都在考这个证,有些人是真的把这个当成事业想要发展的;大部分是有兴趣,想多了解,顺便拿个证;有些道行不足,心思善良的人,会希望见谁就分析分析,解读解读,再以专家的身份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一番;更有甚者,还有些心理成长不够健全的,是想以此皮毛的身份去偷窥别人的隐私,并通过咨询的过程,享受似乎高人一等的关系地位。这连最基本的平等与尊重都没做到,却只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在享受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快感,实则是隐而不现的利己与自私。还有些咨询师,虽然知道同理心对咨询来说多么的重要,却在接到来访者后,因为个人的喜恶,或是还不够中立的判断,带有偏见地估计了来访者的来访意图,没有全然地包容来访者,没有胆量去相信来访者所说的话,可这过于谨慎的甄辨,却也同时让来访者感到不被接受,不被信任,不被理解,那这样的咨询关系,其实已经无形中因为咨询师的阻抗,建立起了一道也许要等到咨询结束很久以后,双方才会意识到的屏障,那么,在咨询过程中,效果必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。
所以,当说到咨询师的匹配问题时,也许真的不应该去一味地追求名师或是大伙儿看来高高在上的,特别是挑来访者的咨询师,而是要找寻能让自己放松下来,不带任何仰视,能平等沟通的朋友型的咨询师,这样,能在一开始的时候避免出现不对等的咨询关系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来访者的依赖。
所谓学以致用,咨询师并非考过了各种考试就可以很好地执业,这也是一直以来很多咨询师课程能够卖座的原因之一,因为业内都知道,咨询师自身也是需要被咨询和成长的,但就如同所有鱼龙混杂的社会分支一样,跟怎样的人学,学些什么,是个很关键的问题,若只是因为商业目的,趁着业内有股风潮就来开办一些培训班,收取学费,那也许还不如当年批量生产的咨询师证书来得实在。因为人到了一定年纪,都是经历了很多故事来的,而每个人的故事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大同小异,因此遇到的根本哲理也相近,所以才会有很多共鸣出现,这一点,可以从《在轮回中创造个体生命的价值》里延展出去。
而当咨询师都去追随潮流和跟风的时候,也许也会面临着迷失自我而不得解不自知的状态,连自己都看不清楚,盲目地去膜拜前人,在推高前人的同时,也放弃了自我探索的重要机缘。因此,也许你也会意识到,各学术流派可以学习借鉴,却不必全部押注,毕竟那不是自己研发出来的,没有真正深刻的感悟,而丢失了自己,还加上了金钱的纠葛,才是最堪忧的。
唯有用心去体察,去感受,去帮助,才能真正地帮到来访者,而其所属的流派、方法,也许相对就不那么重要了,毕竟,这些流派和方法论,也都是前人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其自身特性总结出来的,我们需要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,却也需要适时地发展适合自身的方式方法,才能最有效的运用在自己身上,帮助到他人。